投注专注力时,就像手拿着手电筒,当我们想要做什幺、看什幺、找什幺,就会打开手电筒,把灯光投射到想看的地方,让大脑看见细节,接着才能适时做反应。
手电筒有照到我们想看的、该看的,没有乱照一通,照光的时间足够长到完成任务,能同时走路聊天又拿着手电筒照光,照完一个东西再顺利转换照另一个地方,这些过程,就像我们正在使用专注力。
想要知道孩子的专注力表现,最容易蒐集到线索的情境就是学习和课堂中了。
我们可以在不同情境中,观察孩子五种专注行为:
1. 集中性专注力:是最基本的专注力,就像投篮,把力气和视线放在该做的事情上。
2. 选择性专注力:专注在一个任务中,不被风吹草动干扰。例如孩子在写作业时,不受身旁电视的影响。
3. 持续性专注力:专注力电池的续航力,能持续专心在一件事上。
4. 分散性专注力:能够一心二用,例如同时听老师讲话,并抄下笔记。
5. 转换性专注力:能从一个活动顺利转换到另一个活动。例如上课钟声响,回到教室后能专心上课。
孩子看起来不专心,绝对有迹可循,也可能遇到困难了,他们需要爸妈像福尔摩斯一样,找出不专心的线索,再一一破解。
线索一:孩子懂不懂? 动作发展如何?最常听到家长和老师抱怨孩子上课不专心、写作业拖延,除了专注力问题,初步一定要考量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动作发展。
他可不可以听懂老师在教什幺,知道作业怎幺写吗?孩子上课听不懂,当然只好分心和摸东摸西了!
破解方法:
a. 了解孩子不懂的部分,加强课业辅导。
b. 只用讲的听不懂,那就再加上教材或画图示吧!眼睛看到,耳朵听到,提升理解效果。
也有孩子是精细动作的问题,不会控制书写力道,写字总是太用力,导致动作慢写不完,久了觉得很挫折,当然会逃避写作业了。
破解方法:平时多让孩子动动手,剪剪纸、折折纸、画图、着色、写毛笔等需要手部细动作和控制力道的小活动。
观察孩子平时能否专心看着人讲话,或专心在一件事情上。
当孩子做一件事情老是发呆、东张西望,可能是集中性专注力出问题了喔!
但有些孩子上课不专心,却能专心打电动、看电视,除了专注力出状况,也可能与学习的动机有关,有时则是注意力被声光刺激带着跑了,并非主动投入专注!
破解方法:
a. 与孩子一起玩玩任何需要定眼集中精神的活动,除了静态的,也来点动态的活动吧!例如投篮、射飞镖、夹娃娃、把垃圾丢到垃圾桶…。
b. 鼓励代替惩罚,有时孩子只是需要点成就感和支持,就能让枯萎的动机再次发动。
c. 成立3C产品使用条款,协调使用时机和时间。
d. 来点户外活动,大自然的3D可比影视3D还要更身历其境!
上课分心或写作业拖延,是否因为太容易受周遭刺激的干扰而分心,这时家长和老师就该考虑座位安排和学习的环境条件。
破解方法:
a. 座位安排在前方,或者与会互相影响的同学分开坐,穿插专心且稳定的同学在座位间。
b. 学习环境是否是够单纯,桌面有没有整洁?墙面布置避免太花俏吸睛,书桌前后左右有电视正在播放吗?有时候,只是微调环境,孩子就能专心了!
以发展的角度来看,每个年龄都有其合理持续专注时间。
2岁
4-10分钟
3岁
6-15分钟
4岁
8-20分钟
5岁
10-25分钟
6岁
12-30分钟
7岁
14-35分钟
8岁
16-40分钟
9岁
18-45分钟
>10岁
20-50分钟
若不能持续专心,有没有可能是孩子体力透支,累了呢?
毕竟现在的孩子一整天下来要专心学习的课业还真不少,工作时数比劳工还长!
破解方法:
a. 适时让孩子闭眼休息,硬撑只会耗尽脑力和体力。
b. 若大人愿意,观察孩子最佳持续专注时间,以及一整天下来最能专心的时候,毕竟研究呈现的持续专注时间只是平均值,爸妈们还是要考虑自己孩子的状态,例如孩子下课刚回来的时候精神最好,就把重要的任务安排在那个时段,让专注力集中火力。
c. 适时休息,分段完成,若孩子最佳持续专注时间是20分钟,那幺任务安排就以20分钟为单位,搭配5-10分钟休息。
孩子上课看起来不专心,是否因为没办法同时听老师讲解又抄笔记?
破解方法:当一心二用反而让做事情的品质下降,就要让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做完再接着下一件。例如先好好听完老师讲的,再抄下笔记。
要让孩子能一心二用,也必须让其中一项活动变成是孩子熟练,当其中一个操作是在较不费心力且自动化的情况下进行,也较不难一心二用啰。
许多孩子上课不专心,可能是因为没办法立即收心,刚上完体育课,或下课玩太嗨,回到位置上无法马上静心。
破解方法:
a. 目前美国一些小学老师会让孩子上课钟声响回到位置上后,闭眼深呼吸,静心5分钟,能有效让孩子静下心来上课,更加专注。
b. 活动的安排先将静态安排在动态的前面,例如先写完作业,再出去打球运动。
当孩子正在做一件事或观察一项事物时,大人可要注意自己是否正在打断孩子的专注!
尤其孩子正在专注做一件静态活动时,例如阅读、写作业,会需要大人在一旁当神队友,同样专注做些静态的活动,一同营造稳定且专注的氛围。
根据研究,课堂中孩子的学习专注力与老师的教学专注力程度并非同步,通常孩子在课堂一开始及将要结束时,较能够专心,老师则是在课堂中期才较能集中精神,若是老师将上课的重点放在孩子专注力较差的时候,当然学习效果也会打折了!当然了,授课方式的吸睛程度也会是重要关键喔!
破解风险有输有赢,请找专业合作若孩子在一个以上的情境中,即使经过上述调整环境、身心状态及活动安排顺序,依然有专注的困难,那幺可能需要接受医师和临床心理师的专业评估,合力化解危机。
爸妈和老师们也别过于担忧,通常要诊断注意力不足、过动、冲动(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症状是相当严谨的,专业人员会同时参考生理、心理、环境、文化和教育等多元方向,进行客观评量和测验,并探讨情境问题,就如前面所述,分解各种专注力表现背后可能原因,才会给予专业的判断和建议喔!
作者简介专长:
工作至今服务超过2000人次,擅长儿童青少年心理衡鉴、个别及团体治疗、亲子互动技巧及亲职教育。
学历:
成功大学行为医学研究所临床心理学硕士。
现任:
卫生福利部嘉南疗养院 临床心理师。
经历:
成大医院成人精神科/儿童青少年精神科 临床心理师。
高雄市立大同医院精神科 临床心理师。
崑山科技大学谘商辅导中心 兼任临床心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