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明媚的下午
“不勞而獲”的被動收入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迷上了一本專業書籍《不上班也能月領萬元》,它來自國外,有事實依據和大量研究數據支持。
《不上班也能月領萬元》,乍一看書名有點忽悠吧?怎么可能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呢?但從業人員其實都懂,這就是傳說中的被動收入。本書的副標題盡早實現自己完美的退休計劃,這才是這本書要講的真正內容。兩位資深從業老師給大家分享讀書心得,非常精彩。
“核心養老規劃最關鍵在于不是擁有多少房產和股票等金融資產,而是資產年金化?!?資深保險大咖沈杉老師重點解析了書中也是她本人非常認可的一個觀點。另一位分享者是有海外金融留學背景的李沐涵老師,他列數據所展示的圖表,一看就是數學天才。
沈老師深入淺出的分析了養老的各種問題,李老師介紹說書里有教大家算法去做養老規劃,就更堅定了我看這本書的興趣了。
一份養老的圖解
瞬間清晰的養老規劃邏輯
在這個講效率的時代,看一本書其實一般最快一天就能啃完的,可是這本書卻花了我一個星期的時間。因為實在是有很多數學的東西需要補補課了,另外有些美國金融領域的概念和背景也需要搜百度。
看完書,我覺得很受啟發,這本書提供了很多新的視角,可以借鑒到平時為客戶做規劃的實踐中,于是,我一氣呵成做了一張腦圖。
腦圖的確是個好東西,也是最近比較迷的一個工具。
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記憶最多能記住同類型的7個選項,還得是智力超群的人,普通人能記住4個就不錯了,所以,思維導圖的應用能方便記憶,而且能讓做解說的人思路清晰有邏輯,看的人也能一目了然。
財富管理的小伙伴可以參考一下,這個腦圖還只是借鑒了書的前半部分,也是我個人對作者闡述觀點的一點理解,它為規劃養老提供了一個思路。
我把養老面臨的風險分成三個部分來考慮:
1. 長壽風險
我們任何一個人都沒法去預測自己的壽命,養老最怕的就是“人活著,錢沒了”?,F實是,女性普遍長壽,家庭的養老規劃需要考慮夫妻的綜合概率,夫妻雙方一方會比另一方長壽的概率高。
2. 通貨膨脹引起的購買力下降
我們平時考慮得多的就是CPI這個通用的通貨膨脹率來測試規劃數據,而本書作者還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就是個人通貨膨脹。
每個人的消費都是不一樣的,對某些商品的偏愛會形成自己的個人通脹,比如我喜歡喝紅酒,好多客戶喜歡每周打高爾夫,這些消費都會形成高出平均數的通脹率。
那么對于老年人,醫療消費就是很大的一筆開支,醫療消費又是所有消費里最昂貴的,那么其實老年人的通脹率更高。
3. 收益率發生次序
書里有用公式給大家測算兩種主流的收益方式:
?。?)每年固定7%的收益(2)忽高忽低的類似于炒股票這種收益方式
前者資產耗盡的時間是最長的,另外就是牛熊市的周期也是我們把控不了的。由此推斷出把資產年金化是養老規劃的核心。
那么怎么年金化呢?
腦圖的后半部分分析了不同類型產品的優勢和劣勢,這部分就涉及很專業的一些東西了。我簡單羅列了一些產品類型,是結合目前國內理財市場的產品類型做的,也是為了方便給客戶分析,那么很顯然保險肯定是養老首選的配置。
一份財富管理事業
我喜歡這種霸道的思維模式
作為一個入行不到5年的理財顧問,一路走來我覺得我是幸運的,從剛開始財經大學畢業的迷茫到進入金融圈,選定財富管理作為自己的終身的職業,現在的我每一步都邁得很篤定堅決。
剛畢業,我單純地為了把口語練好,我進了一家使館雜志社,也算是混入外交圈。經常出入各大使館的建交國慶等大大小小的聚會,品嘗著五星級酒店都一個味道的西餐,聽著各腔調的英語口語,交際著不同文化背景思維習慣的黃皮膚白皮膚黑皮膚的人。
后來,我去了紅牛集團旗下的高端俱樂部,這里有重金打造的高爾夫球場還有馬球俱樂部。我同樣混跡著各種頂級圈子,朋友同學都羨慕得不要不要的,我又是個不甘示弱的人,借著職位的優勢自費學打球學騎馬。
但是,我覺得,這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終于,在2013年,我受朋友啟發決定進金融圈。